更新时间:
据介绍,全省夏收工作6月7日基本结束,夏粮丰收已成定局。夏播工作从5月28日大面积展开,截至6月13日,已播种面积7915.2万亩,夏播工作大头落地。初步统计,目前全省因旱不能播种面积323万亩,若未来持续无有效降水,夏播进度将会进一步放慢。
国家防灾减灾救灾委员会办公室、应急管理部会同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向河北、山西、内蒙古、山东、河南5省(区)调拨3万件中央救灾物资,支持地方做好抗旱救灾各项工作。
针对目前的旱情,河南省水利厅于6月14日17时将水旱灾害防御(抗旱)Ⅳ级应急响应提升至Ⅲ级,并密切监视雨情、水情、旱情,科学精准调度水利工程,加强灌溉用水管理,细化落实各项供水保障措施,确保城乡居民饮水安全,最大程度减轻干旱灾害损失。
针对近期持续高温干旱对农业生产造成的不利影响,农业农村部在前期发布预警信息的基础上,于6月11日对河北、山西、江苏、安徽、山东、河南、陕西等省启动农业重大自然灾害四级应急响应。
绵阳拥有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等国家级科研院所18家,国家级创新平台25家,全社会研发经费(R&D)投入强度位居全国前列。
广州4月24日电 (记者 王坚)记者24日从中国科学院广州地球化学研究所获悉,由该所副研究员王宁、高级工程师丁平,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孙卫东,联合北京大学、广东省科学院广州地理研究所共同完成的关于珠三角地区全新世中晚期植被演化的研究成果已发表在《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
此外,当日还举行了以“文韵古城的青春蝶变”为主题的圆桌会,中外青年们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纷纷发表感想。青年宣讲员徐勤耘表示,“当目光触及那些充满创意的文创小店、热闹非凡的非遗体验工坊时,强烈感受到古城蓬勃的青春气息。它们既是文化基因的守护者,又是文化焕新的实践者,这种传承中的创造性转化,正是我们蹲点调研最珍贵的发现。”